外贸独立站多语言翻译:别让“机翻”吓跑欧洲客户
前几天帮一家卖户外装备的独立站做测试,模拟德国用户访问,发现商品详情页的德语翻译全是“机器味”——“防水等级IP67”被翻译成“Wasserdicht Grad IP67”(正确应为“Wasserdicht nach IP67”),按钮写着“Kauf jetzt”(正确是“Jetzt kaufen”)。用户看了直摇头,直接关了页面。
其实,欧洲市场的语言细节藏着“信任感”!我们给他的解决方案是“本地化翻译+人工校对”:先用AI工具(比如DeepL)生成基础翻译,再找当地的母语译员(比如德国的汉学家)调整用词,比如把“促销”改成“Sonderangebot”(比“Promotion”更口语化);按钮文案根据当地习惯优化(比如法国人爱用“Commander”,而不是“Acheter”);更贴心的是,加了个“语言切换小地球”图标,用户点一下就能切到母语,连“购物车”“客服”这些词都适配当地说法。
上线后,德国用户的停留时间从2分钟涨到5分钟!老板后来跟我说:“有个德国客户留言说,‘你们的德语翻译比我同事写的还地道,感觉是本地公司做的’,当场就下单了~”
做跨境电商,“语言”不是“翻译题”,而是“信任题”🌍。